6月15日:全國低碳日
一、設立背景
為普及氣候變化知識,倡導綠色低碳發(fā)展理念,2012年9月19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3年起設立“全國低碳日”。該節(jié)日定于每年6月(后調整為6月15日左右,2023年起明確為6月15日),旨在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,助力實現(xiàn)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。
二、核心主題
歷年全國低碳日圍繞不同主題展開,如:
2024年:“綠色低碳,美麗中國”
2023年: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,推動綠色低碳發(fā)展”
2022年:“落實‘雙碳’行動,共建美麗家園”
三、主要活動
1. 宣傳倡導:通過媒體、公益廣告等普及低碳知識。
2. 公眾參與:鼓勵步行、騎行、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。
3. 政策推動:政府、企業(yè)發(fā)布低碳技術、綠色金融等舉措。
4. 國際合作:與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,推廣中國低碳經驗。
四、現(xiàn)實意義
1、增強全民低碳意識,推動生態(tài)文明建設。
2、促進能源結構轉型,助力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。
3、展現(xiàn)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負責任大國形象。
“全國低碳日”不僅是環(huán)保行動日,更是對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未來的莊嚴承諾。人人踐行低碳生活,方能共建清潔美麗世界。
【附】
【綠色低碳賦】
和諧中國網 李耀君
歲在乙巳,序屬盛夏。適逢全國低碳日之倡行,感生態(tài)理念之蔚然,乃作斯賦。其辭曰:
乾坤朗朗,造化煌煌。五行相生以成象,三才共濟而延昌。然則工業(yè)文明以降,煙囪如林吞碧落,尾氣似瘴蔽穹蒼。兩極冰融,驚起白熊失所;四海濤涌,忍看赤地生瘍?天公垂淚化酸雨,地母蹙額現(xiàn)旱荒。
于是睿智謀永續(xù),黎元倡低碳。熄霓虹于子夜,還星河以璀璨;減燃油于通衢,引清風入軌轅。光伏板疊青山脊,恰似銀鱗沐日;風力輪旋碧落巔,宛如白鶴排云。垃圾分類成新俗,舊物循環(huán)變寶盆。素衣可染三春色,布履能量五岳痕。竹籃重拾市井,茶盞替代瓶樽。
至若數(shù)字賦能,云端儲訊;遠程辦公,屏際傳音。算力融于綠水,代碼寫入青岑。更有碳匯交易,生態(tài)補償;碳足跡追蹤,綠標認證。政策為綱,科技為刃。解發(fā)展之困局,開文明之新境。
嗟乎!老子云"人法地,地法天",莊子言"萬物與我為一"。今低碳非獨技改,實乃心修。少私寡欲,返璞歸真。冀望千城煙柳,復見澄澈如練;萬里云天,長駐湛碧似琛。人與自然和諧,共地球以長生;當下與未來相續(xù),同日月而永新!
【注】
本賦以“倡低碳、繪舉措、溯哲思”為章法:
1. 首段以生態(tài)危機起興。
2. 中段分述光伏發(fā)電、垃圾分類等12項具體舉措,每項皆作藝術化處理。
3. 末段升華至道家哲學高度,呼應“全國低碳日”精神內核。
【附:作者簡介】李耀君,1966年出生,陜西渭南合陽人,陜西師大政教系畢業(yè),哲學學士,人文學者,國學教育指導師,《弟子規(guī)?人之規(guī)》現(xiàn)代修訂者,和諧中國網創(chuàng)始人,和諧書院院長,臺灣孔子學院特聘教授,曾擔任央視《星光大道》評委,兼任多家企事業(yè)單位文化顧問。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39-13872.html
微信交流:330835268
【附】
李耀君《國學經典導讀》選刊鏈接
一、儒家四書(大學、中庸、論語、孟子)
《大學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85.html
《中庸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86.html
《論語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80.html
《孟子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89.html
二、儒家五經(詩、書、禮、易、春秋)
《詩經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98.html
《尚書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00.html
《禮記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95.html
《易經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83.html
《春秋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01.html
《<樂經>續(xù)義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407.html
三、儒家十三經
(“十三經”之《周易》《尚書》《詩經》《禮記》《春秋》《論語》等見上“四書五經”,其余如下)
《周禮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03.html
《儀禮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02.html
《左傳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05.html
《孝經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90.html
《爾雅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06.html
…………
四、儒家其他
張載關學與“四為句”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96.html
五、道家文化
《道德經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81.html
…………
六、佛家文化
《金剛經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07.html
…………
七、綜合
《黃帝內經》導讀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10.html
《陽明心學》導讀(儒家為主,兼容佛道)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91.html
《王鳳儀言行錄》導讀(融合儒釋道)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92.html
…………
【附】延伸閱讀
【李耀君文化隨筆】選刊鏈接——
《儒家文化與儒教:歷史脈絡與概念辨析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16.html
《道家與道教:同源異流的中國智慧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17.html
《佛文化的三重維度:智慧·學說·信仰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18.html
大家都學《家庭規(guī)》家和業(yè)興福相隨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54.html
商務社交禮儀基本常識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51.html
【曹全碑】出自陜西合陽縣的中華瑰寶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44.html
《漢字之殤與重生:一場跨越世紀的文明辯證法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15.html
《讀懂漢字,就是讀懂中國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11.html
《漢字書法及其功能價值演變的思考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74.html
《設立國家“漢字文化節(jié)”的建議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13.html
《讀書賦》4月23日“世界讀書日”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20.html
《谷雨與倉頡造字的文化淵源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12.html
《呦呦鹿鳴處:一個名字里的文明預言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299.html
《商相伊尹對中醫(yī)藥和健康養(yǎng)生的貢獻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35-14276.html
《知識產權的雙刃劍:在保護與共享間尋找平衡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24.html
《身心合一的健康養(yǎng)生之道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62-14333.html
《再生醫(yī)學之父——徐榮祥賦》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35-14282.html
…………
和諧中國網(和諧網)www.gyiscqu.cn
為全國各類優(yōu)秀機構和個人
制作精美【專題圖文宣傳】
打造機構和個人IP
彰顯和提升美好形象
聯(lián)系微信:330835268
歡迎全國優(yōu)秀書法家書寫
“中華文化系列歌訣”
《中華文化系列歌訣》
(和諧中國網總編李耀君撰)
奮進新時代 形象添光華
和諧中國網(和諧網)
打造機構和個人IP
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
(為AI搜索編輯提供素材)
征稿啟事
一、目的:
為促進全國優(yōu)秀企事業(yè)單位和個人在后疫情時代取得大發(fā)展,完整展示和提升機構和個人的新形象,打造機構和個人IP,和諧中國網(和諧網)特開展“奮進新時代,形象添光華”活動。
二、形式:
在“和諧中國網(和諧網)”www.gyiscqu.cn(點擊網址可進入首頁)作全面的圖文展示,打造機構和個人IP.
【范例】和諧網總編李耀君個人IP:
http://www.gyiscqu.cn/html/39-13872.html
三、要求:
1、機構:必須是在國內合法的注冊機構,企事業(yè)單位和社團機構均可(須提供注冊證照的照片)
2、個人:必須是守法公民。
3、文字簡介:機構5000字以內,個人2000字以內。
照片:機構15幅以內,個人10幅以內。
文字和照片必須實事求是,合道合德,合法合規(guī)。
(本網是發(fā)布平臺,如有不實內容,文責自負。)
4、編輯和網絡服務費:
個人600元,機構1200元(增值服務:1.每年可補充完善一次;2.可贈送和諧中國網總編李耀君原創(chuàng)書法一幅)?!救缌碛刑厥獍l(fā)稿要求,編輯服務費另商】
四、聯(lián)系微信:330835268